首页 > 跨境服务 > 跨境头条内容详情

2025年,中国企业的大趋势和大战略 2025-01-09 浏览量: 来源:网络

       2025年第一次破晓,已经来临。我们所在的星球每自转365圈,能够在太阳轨道完成1圈,但在银河系只前进了2.25亿分之一圈的距离。放眼浩瀚宇宙,地球只是一个圆点。同样,在历史的奔腾长河里,每家企业都是一叶小舟,每个人都是一粒水珠。个体是时代的折射,时代是个体的共知。蓬勃的个体奋而前行,才构成了宇宙的浩瀚,时代的璀璨。然而,在重要的历史转弯变轨之处,驱动位移的是趋势的力量,自然的法则。刚刚过去的2024年,在有些方面并不轻松。房地产投资和销售下行,拖累了周边行业和众多企业;股票市场震荡无力,影响了投资信心和热情;地缘竞争带来对外贸易和外资调整新的不确定因素。

      有人困扰,有人担忧。韧性一词登上热搜榜首,内卷模式成为热议话题,躺平心态作为处事法则四处流传。世界纷繁万变,观念层出不穷,角落里充满了噪音。在2025年晨曦到来之际,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目光来审视它?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行动来反馈它?地球和大气环流造就风起云涌,海洋和万有引力带来潮起潮落。万事皆有其内在规律。企业是这大潮大浪中的一朵水花,水面下的时代潮流、深层规律又是什么呢?

答案可能是一句话:

中国企业发展方式开始经历四十年来最深刻“底层重构”,增长模式、发展路径、生存观念的蜕变重生,伴随着脱胎换骨的阵痛和不适,正在每个社会细胞中溶解和发酵,并深刻重塑宏观与微观、现在和未来。

大趋势:三类重构

不管个体能不能感知、是不是愿意,模式重构、路径重构、观念重构正在当下同时发生,它们是历史大潮的三个最新切面。

1、国家正在重构模式

经济模式在切换。

过去四十年,中国企业已经习惯了在特有赛道的奔跑。八十年代靠劳动,九十年代靠土地,零零年代靠资源,一零年代靠基建。

劳动带来的是效率,资源带来的是规模。当人口红利消失、资源瓶颈出现,支撑经济发展的周期基础不再,我们只能转换到向创新要增长要附加值。

模式切换从2019年开始显著加速。

国资央企的考核开始从规模导向全面转向效益效率导向、创新驱动导向,五年来国资央企正在开始调整自身发展模式,进入创新1.0阶段。

国企推动的模式切换,是由上而下、由外至内的,这是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在外力推动创新塑形的过程中,各家国企都在或快或慢变轨换轨,集体踏上新模式的列车。

事物总有两面性。模式切换未来美好,而轨道变换成本当下较高,两者相伴相生。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模式切换不一定必然成功,但一定必然发生成本,甚至是重大的成本、长时间的成本。我们当下感受到的环境不适、下行压力,正是资源驱动减速,同时创新发动不足的结果。

请坚信,这是变轨之缓、过渡之痛。

2、企业正在重构路径

业务结构将彻底焕新。

四十年来,国有企业的产业布局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关键行业和国计民生领域的重大支撑。当下正在根据“三个集中”的整体部署,展开国企发展路径重塑的关键工作。

路径重构要求产业布局从“传统”转向“新兴”,产业投资从“资产投入”转向“知识投入”,产业结构从“资产型企业”转向“科技型企业”。

2024年诞生了两家央企新生代,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中国数联物流集团,都是路径重构的开始信号。

资源结构从内卷走向外溢。

中国企业国际化、全球化的路径加速迭代创新。中国企业出海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的结构重塑正在进行。

开拓“一带一路”进入第二个十年,中国企业的世界布局呈现出与美欧企业、日本企业明显差异。秘鲁钱凯港、中吉乌铁路、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的里程碑式发展,标识中国企业利用全球资源能力的战略性提升。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年度销量超过4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标识中国企业全球市场竞争力全面验证。

3、管理正在重构观念

切换变轨的时代,必然要理念引领。想从前不想,思过往不思,观念的时代重构正在进行。

校正分配理念。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级分化,做大中产规模,纠正结构失衡。

推动社会分配价值观的重塑,崇尚劳动、崇尚知识、崇尚技术、崇尚创新,调整行业间分配的非正常偏差,矫正畸形分配比例关系,将这些观念植入人心、落于行动。

校正成功标准。企业成功不是暴起速沉、外强中瘠,企业家成功不是富甲天下、唯我独尊,事业成功不是唯利是图、徒有虚名。

真正的成功标准是有价值、可持续、懂规矩、知敬畏。成功标准的校正和再造,必然会引导未来企业管理者、经理人的心态、作风深刻改变。

校正商业伦理。正风肃纪、严惩腐败、风腐同治,在对企业商业伦理的全面重塑。

盯机会、拉关系、找靠山、吃喝送的商业拓展逻辑,正在被彻底击穿。企业唯有依赖好品牌、好产品、好信用赢得市场。

这种再造短期内可能影响某些企业活动,但长期看对净化商业生态,实现优胜劣汰功莫大焉。

大战略:三种姿态

模式重构、路径重构、观念重构,正在修剪时代的堤岸。2025年,企业的小船身处潮流之中,要看准航向、击桨顺行、踏浪而歌。

1、适应

在时代巨浪面前没有旁观者,“适应”是基本选项。

适应可能的“不适应”。模式切换、路径换轨、习惯改变,都以短期成本为对价。

可能有阵痛、可能有难题、可能有抵触,这些都是正常转弯中的离心力,做好底线思维,留足风险准备,要相信完成调整后便会触底反弹、风轻云淡。

适应需要自我调试、自我释放。安装体温计、测速仪、强度器,提升组织的韧性,走出历史舒适区。适应温度靠组织领导,适应速度靠业务优化,适应强度靠资本支撑。

适应的管理,要释放压力和情绪。坚守信念、积极乐观,减少抱怨、保持耐心。接受不确定的结果,放松焦虑的心情。

2、享受

冲浪者与海共舞,波涛翻滚成就了他们脚下优美的滑行。攀登者跨越山峰,峭壁悬崖带给了他们眼中广袤的星空。

优秀的企业都对变革保持好奇心,对创新的风险和挑战充满期待。与其被历史裹挟着改变,不如主动寻求改变。

忘却旧思路,迎来新体验。过去的一年,有不少国资央企将战略定位升级为“科技集团”、“创新公司”,在2025年会有更多企业拥抱伟大的历史切换,由外而内享受新模式、新业务、新观念带来的愉悦。

3、共生

是时代的变革催生了新企业,还是新企业的聚集催化了时代的巨变?它们不是因果关系,而是互动共生关系。

创新型的企业并非主观臆想,而是伴随时代环境进化而成,优秀的企业不会随波逐流慢慢改变,而是能够抓住环境机会主动加速演化,成为最早吃螃蟹的一群。

中国的经济土壤正在历史性重塑,靠资源吃饭的价值分配逻辑逐渐消融瓦解,凭知识创造增值的空间加速形成,优秀公司能够抓住时代机遇实现共生。

同样,新兴产业并非天生丽质,而是从边缘创新中演化产生。企业的结构再造,要与鼓励创新、包容创新、广泛探索的生态环境结合在一起,创造出色彩斑斓的花园。

所以,优秀的企业总是和时代变革融入一体,相生相惜、共荣共存,利用模式、路径、观念三重再造的时机催生更好的自己,再用持续优化的自己带动更多环境的良性互动,从而实现共生。

世界上原本没有时间,只有运动。

周而复始的无尽运动连接在一起,便形成了历史。每个特定历史演化,给时间做出一个脚注,给时代画上一个逗号。

当时间书写到2025年第一天,新元素正在渗透进生活的每个缝隙,这是中国企业的命运使然,是适应、是享受、是共生,请在未来365天做出您的选择吧。

2025新年快乐!

相关标签: 跨境电商 跨境头条 跨境百科 外贸资讯 外贸市场

Copyright © 2016-2025 帆笛跨境网 ·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4008105666

E-mail:support@myfindy.com‬

地 址:中国 · 成都

帆笛跨境客服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加微信

Copyright © 2016-2025 帆笛跨境网 · 版权所有